广告
广告
字:
关灯 护眼
耽美小说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100章 财政危机 纺织机器

第100章 财政危机 纺织机器

我们已经省了又省,无处可省。</p>

我们官员非常廉洁高效。</p>

二百万两银币,就够发起一场大规模战争。</p>

大明朝二百万两银子,没出京就会被漂没一半。</p>

二百两万银子,发到军户手中,连二十万两都没有。</p>

我们只能开源,挣钱这件事,交给我来办。</p>

过段时间,我认为你们不会再为钱担心。”</p>

苏河直接揽下赚钱的工作。</p>

加税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但完全不可行。</p>

苏河的办法是卖工业品,他一直推进工业化。</p>

这个时代,工业是最赚钱的产业。</p>

生产多少商品,社会就能消化多少商品。</p>

这段时间,苏河一直忙于写小学的教材。</p>

现在只建立基础的重工业,都没有建立挣钱的轻工业。</p>

只要他做出几件赚钱的工业品,就能解决现在统领府的财务危机。</p>

众多官员,听到苏河把这件事揽下。</p>

他们都松了一口气。</p>

一起共事这么长时间,他们都知道苏河不轻易说出承诺。</p>

一旦苏河说出承诺,必然能把承诺实现。</p>

但他们心中都有些疑虑,二十万两银币的缺口,这实在是太大了。</p>

他们也想不出来,除了加税之外,做什么能短时间,筹集二十万两银币。</p>

“在我实行计划之前,有一个政策,需要和大家讨论一下。</p>

那就是专利政策。</p>

我发现有很多老师傅,他们掌握着祖传的绝活。</p>

却怕被别人轻易学去,利益受到损失。</p>

如果没有儿子传承,他们宁可把这些技术带到棺材里,也不会交给徒弟。”</p>

王仲策认同道:“确实是这样,我父亲这种不在乎门户之别,谁来学医术,他都教的医生。</p>

整个汉中城这么些年,也就出了我父亲一人。</p>

敝帚自珍,才是传统工匠传承技术的情况。</p>

古代很多珍贵的技术,就是这样失传。</p>

别说工匠,我们读书人也这样。</p>

很多家族藏的孤本书籍,一般情况下,都不借阅给外人观看。</p>

人性就是如此,谁都希望自己后代,要比其他人多一些本领。”</p>

苏河也认同王仲策说的情况。</p>

“我提出专利政策,就考虑好了人性。。</p>

当公开技术获得的利益,远大于自己私藏技术时。</p>

所有人都会仔细考量,到底公不公开技术。”</p>

苏河与在场的官员,开始讨论专利政策。</p>

主要是苏河讲述他设计的专利政策,其他官员,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一些补充。</p>

他们很快达成一致意见。</p>

专利分为集体专利和个人专利。</p>

集体专利主要是公司等机构申报,公司获得专利带来的利益。</p>

个人专利是个人申报,申请人获得利益,可以很多人共享一件专利的收益。</p>

一个技术申报专利,就等于公开这个技术。</p>

专利保护期是五十年,可以根据情况,申请延长保护期。</p>

在专利保护期内,其他人使用专利,必须要获得授权。</p>

没有获得授权,私自使用,惩罚获得利益的十倍罚款。</p>

户部罚没八成,两成给专利受益人。</p>

专利申报属于哪个衙门,户部尚书李志升和工部尚书张德志争了好久。</p>

这是能创收的衙门,他们都想由自己管理。</p>

苏河认为公司申报在户部,交给户部管辖专利。</p>

他让李志升抽调人手,在户部成立专利司。</p>

只需要一百文钱,就能申报专利。</p>

新专利,严格审核发明人。</p>

旧有的专利,按照先到先得的办法登记专利。</p>

有争端,让他们去大理寺打官司。</p>

他们开完会议,其他官员都离开凌云殿。</p>

苏河让妻子王文君,把家里的药方都申请专利,在医生群体中宣传,申请专利的好处。</p>

他同时让铃音,在《汉中周报》详细准确宣传统领府的专利政策。</p>

报纸找到几个典型,宣传他们申报专利,获得的好处。</p>

《汉中周报》专门根据专利政策,做出一系列专题。</p>

铃音身为汉中报社总编辑,一直在旁听记录会议内容。</p>

苏河写教材时,特别是语文书,就专门把标点符号和白话文语法,作为语文的重点讲述内容。</p>

现在统领府发布告示,都是文言文繁体字一版,白话文简体字一版。</p>

《汉中周报》除了特殊内容,整版都是简体字白话文,上面还标注拼音。</p>

方便购买《汉中周报》的官吏和百姓,学习简体字。</p>

现在各大酒楼的说书人,都给客人读报。</p>

《汉中周报》上面的内容,都会被人反复阅读,逐字解析。</p>

……</p>

苏河召集一批工匠,来到一间空旷的工厂中。</p>

他们面前摆放黄道婆改进的纺纱机。</p>

它一次性能纺三个纱锭,是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纺纱机。</p>

直到一百多年后,满清大力强化腐儒愚民政策。</p>

华夏的技术发展停滞,西方因为大航海,技术蓬勃发展。</p>

它才会被大英工人发明的珍妮纺织机超越。</p>

纺纱机的旁边,是现在主流的织布机。</p>

苏河想要挣大钱,除了加税之外,只能发展工业。</p>

现在能发展的初级工业,就是以冶炼金属为代表的重工业。</p>

还有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p>

苏河只记得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的基本原理。</p>

这两项关键的技术,能让纺织业摆脱手工业发展,正式进入工业化时代。</p>

让苏河仿制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他没有这样的本领。</p>

但他面前的这些工匠,他们都是最出色的一批工匠。</p>

有的工匠,已经制造纺纱机和织布机,长达四十多年。</p>

他们对纺纱机和织布机的了解,比苏河要强许多。</p>

之前的社会,工匠没有动力改进技术。</p>

他们费力改进技术,也不会被社会其他人接受。</p>

改进出来,很快就被人仿制,不能获得好处。</p>

儒家理学还极力压制社会的技术进步。</p>

社会越是一成不变,就越有利于儒家的统治。</p>

苏河看着面前这些工匠,他们有的年纪很大,已经满头白发。</p>

有的面孔稚嫩,刚刚成为学徒。</p>

但他们脸上,都有对爵位和金钱的渴望。</p>

苏河指着纺纱机和织布机说道:</p>

“我今天来给你们下达任务,只要谁能研制出纺十个纱锭以上的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p>

我会授予他九等勋爵爵位,赏银币五百两。</p>

有很多人制造出来,选取效果最好的机器。</p>

当第一个合格的机器制造出来,我只再等三天时间,就会公布结果。</p>

每个团队最多有五人获得爵位,奖金数额都是五百两银币。</p>

你们可以自行组建团队,制造这两个机器。</p>

工部会为你们提供一切帮助,制造机器时,工资正常发放。”</p>

所有工匠听到这个奖励,他们呼吸都加重。</p>

苏河继续说道:“我为你们提供一点建议。</p>

现在纺纱机纱锭是横着放,如果把它们竖着放起来,就能放很多纱锭,仿出更多的纱。</p>

现在织布机的梭子,需要两个人操作。</p>

如果加上滑槽,给梭子加上滑轮,再加上弹簧,让它可以往复运动。</p>

这样应该能一个人织布。”</p>

苏河把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的原理说出来。</p>

剩下的事情,就看工匠们怎么结合他们的经验,研制出新的机器。</p>

苏河又去旁边的工厂,把肥皂弄出来,这东西制造简单,消耗量也很大。</p>

现在没有烧制出玻璃,要不然玻璃加镜子,就能解决财政危机。</p>

……</p>

魏大勇看着师傅鲁方圆,还没有调试好纺纱机。</p>

这已经是他们制作的第八台纺纱机。</p>

这些纺纱机都有十二个纱锭,但它们纺纱的效果太差了,根本达不到要求。</p>

他焦急地说道:“师傅,你要快一些,织布机在前天,就被吴二指大爷弄出来。</p>

我们只有一天时间了。</p>

吴二指大爷已经被封为九等勋爵,他还获得五百两银币。</p>

他儿子拿这么多钱,直接在工厂购买碾米机,开了一家粮食加工厂。</p>

要不是吴二指大爷年纪太大,他都能再娶一房媳妇。</p>

师傅你都三十多了,还没有娶妻。</p>

要不趁这个机会获得爵位,城里姑娘,谁嫁给我们这些臭匠人。</p>

现在汉中城附近村里的女人,眼光都高了。</p>

我们只能娶偏僻地方的女人。”</p>

鲁方圆伸出手,在徒弟脑袋上敲了一下。</p>

他这徒弟,干活很机灵,也很孝敬他。</p>

就是有一点不好,嘴太碎了。</p>

魏大勇摸摸头,委屈的说道:“师傅你干嘛打我。</p>

让你找几个人合作,你又不肯,说自己能办到。</p>

现在其他团队,他们都快弄好机器。</p>

机器运行无误,他们就去申请验证。</p>

有的团队开始就没有研制纺纱机,他们根据苏统领的思路,研制缫丝机。</p>

能一次性完成多个蚕茧抽丝,加工出来的丝线质量非常好。</p>

速度是之前缫丝机的五六倍,还能用水力驱动。</p>

我们这个根本不行,总不能让它纺麻吧。”</p>

鲁方圆没有与其他人合作,就是这些人,不让他带徒弟加入团队。</p>

他听到徒弟这么说,呆愣片刻,突然站起身,抱住徒弟。</p>

“我的好徒儿,你真是师傅的好徒儿,一语点醒梦中人。</p>

我们直接带着刚才那个机器去验证。</p>

苏统领缫丝的机器都要。</p>

咱们这地方不产棉花,但亚麻非常多。</p>

我们制作的纺纱机器,就是纺麻线的机器。”</p>

鲁方圆和徒弟魏大勇,抬着机器找工部官员,进行初步的验证。</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