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河认可,就是他也写不出来这字。</p>
“快要出来了,我们赶紧跟上。”</p>
余知青进去见新娘子了。</p>
“出来了,新娘子出来了。”一些小孩子看到余知青把新娘子背出来了,小手拍着喊着。</p>
虽然说新娘子不能落地,可这个年代这么穷,哪里在意这些习俗。</p>
所以余知青把新娘子背出来之后,就在众人起哄中出了门,在外面转了一圈才再次回到李子叔家。</p>
李子叔嫁女儿,摆了三四桌。</p>
知青这边围着坐了一桌,大家多少给了礼钱,有给五毛的,又给一毛的。</p>
方大队长和方大伯也来参加这一场婚礼的。</p>
从学校回来的方悠悠,第一时间没有回家,而是去赵老爷子那里去帮忙。</p>
“今天好些去吃喜酒,看到哪一副对联,都说下一次家里办喜事就去找你写对联。”</p>
方悠悠脸色一变,就知道是这样的。</p>
“我爷显摆的。”</p>
赵老爷子哈哈一笑,“我就知道是这样的,老方都多大的人了,还像小孩子一样的。”</p>
“我这里不用你收拾了,你赶紧回去,天都黑了。”</p>
冬天来了,白天短,黑夜深。</p>
“师父,我先回去了。”</p>
这冬天是来了,可是家里办喜事,都是在冬天里办的。</p>
“娘,我要不要收费?”这样就很少来找她写对联了?</p>
还说不能写一样的。</p>
她是不是要去买一本对联书来看看?</p>
充实充实一下自己?</p>
“收什么费用,都是乡里乡亲的。”</p>
可她不想当成猴子呀?</p>
每天来一副?</p>
一些婶子和大叔来找方悠悠写对联,有的送两个鸡蛋,有的送喜糖来,这些方悠悠都收下了,糖给侄子们留着,鸡蛋炖来吃。.</p>
“方丫头,方丫头,赶紧跟我走,老刘家的儿媳妇要生了,找我去看看。”</p>
师父,生孩子不是应该找接生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