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就这么死了啊,我们这些忠诚的子民该如何是好呐……”</p>
他这么一哭。</p>
李承乾躺在地上,忍不住大笑起来。</p>
李元昌的动作一下僵住,愣愣的看着他:“殿下,你为何起来了?”</p>
“哈哈哈哈……”</p>
“王叔演的太像了,本宫都要为你点赞喝彩。”</p>
李承乾从地上站起来,豪迈的一挥手臂:</p>
“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当一设,顾不快邪!”</p>
此话一出。</p>
李元昌脸色大变。</p>
太子刚才所言“思摩”,即阿史那思摩。</p>
就是不久前,被皇帝打发到黄河以北的那位,旨在为大唐戍守北疆,以御薛延陀。</p>
名号:乙弥泥孰俟利可汗,怀化郡王。</p>
而李承乾呢?</p>
可是堂堂大唐太子!</p>
不想着当皇帝后振兴大唐,却要去投奔突厥帐下,以其汗为尊……</p>
这种行为,说自降身价都是好听的。</p>
纯粹特么脑子有坑。</p>
“殿下慎言!”</p>
李元昌赶忙一把拉住对方,强笑道:“您若真这么做了,朝廷的大臣们岂不是要疯了……”</p>
“哼!怕什么?”</p>
李承乾冷哼一声:“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p>
我做天子,当然由着我的性子!</p>
有劝告我的,我就杀他,就算劝谏者再多,杀他个五百人,天下不就安定了吗?</p>
太子豪气的话在空中飘荡。</p>
李元昌都傻了。</p>
呆在原地,脑瓜子嗡嗡作响。</p>
当今皇帝,将隐太子的旧臣魏征,提拔到了宰相位置,目的就是以其为表率,广开言路,虚心纳谏。</p>
可眼前这位呢?</p>
谁劝谏就要杀谁!</p>
这玩意儿能当好皇帝?</p>
……</p>
就在这是,忽然有一名内侍急匆匆跑过来:</p>
“殿下,大事不好,张詹事来了!”</p>
此话一出。</p>
周围一片安静。</p>
李承乾眼中浮现一丝慌乱,急忙大声吩咐:“速速将这里收拾好!”</p>
“不必了——”</p>
随着一声沉喝,张玄素身着官袍,从月亮门后走了过来。</p>
“拜见太子殿下,汉王殿下。”</p>
他恭敬的施了一礼,站定之后,双眸缓缓扫视四周,一抹怒意从脸上浮现:</p>
“皇宫大内,竟公然设突厥胡帐,还使人扮之,简直荒谬透顶!”</p>
怒斥之下。</p>
一旁的李元昌脸色一白。</p>
这张玄素可是有名的铁头,直谏之名,不亚于魏征。</p>
....贞观四年,天子下诏修洛阳宫,张玄素闻讯,立刻上书谏奏:</p>
“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p>
如果此时修洛阳宫,袭亡隋之弊,你连隋炀帝都不如啊!</p>
李世民听了很生气。</p>
老百姓高兴了还能搞搞庆祝活动呢,我打败了颉利,修一下自家房子怎么了?</p>
劝谏就劝谏,还把我和暴君挂钩。</p>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p>
于是质问对方:“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p>
谁知张玄素不服,拧着脖子说:“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p>
这就是张铁头……</p>
主打的就是个硬,敢把皇帝比作桀纣和炀帝。</p>
…当然了,纣王和炀帝,是不是真如传说中暴政而亡,自然会有后世探寻。</p>
不过很少人知道。</p>
人皇当时的大部精锐,在征伐传说中的莽荒东夷。</p>
而炀帝的隋军,也在对抗强大的突厥,并未接到旨意回师勤王。</p>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p>
反正在史书上,纣炀两人就是反面教材,坏的流脓那种,人人得以诛之。</p>
张玄素把这两位和李世民比较,简直是丧心病狂。</p>
如果我大清当权,他早就被拉下去噶了……幸运的是,他面对的是千古一帝。</p>
李世民考虑了一下。</p>
不仅停止了洛阳宫的劳役,还好事做到底,赏赐了张玄素彩帛二百匹。</p>
从此以后。</p>
张玄素一战成名。</p>
并且将铁头之名贯彻到底,生死看淡,不服就干。</p>
就这么个家伙。</p>
现如今却跑到了东宫,还亲自抓住了太子s突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p>
“太…太子殿下……”</p>
李元昌小心翼翼的看向李承乾。</p>
谁知,不看还好,一看心里凉了半截。</p>
只见李承乾一张脸阴沉的可怕,背负双手,硬气的回怼:</p>
“张詹事,我大唐本就盛行胡俗,本宫顺应民意,何错之有?”</p>
显然,他本还有些心虚,被张玄素劈头盖脸一顿喝斥,一下被激起了好胜之心。</p>
而张玄素一听也怒了:</p>
“胡风盛行不假,可这里是太极宫,一国之庄严肃穆所在,殿下……”</p>
说到这里,他忽然停了下来。</p>
抽了抽鼻子,脸色一变,快步走到铜炉前,往里一看,不禁惊怒不已。</p>
“这…这是耕牛?!”..</p>
他哆哆嗦嗦的抬头,质问李承乾:</p>
“近日长安百姓频频报案,家中耕牛无故被盗,莫非都到了殿下的肚子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