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直以来,刘庚年对云逸的评价颇高。</p>
可是在赵峥看来,由于云逸出身贫寒,想来并没有那些大家族子弟的见识和底蕴。</p>
不过云逸今日的这一举动,却彻底改变了赵峥对他的固有印象。</p>
就连高台下的赵老三,此时眼中也是异彩连连。</p>
他原本以为,云逸就是一个普通的穷书生。</p>
可是直到此时他才发现,自己似乎跟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p>
……</p>
京城,御书房。</p>
皇帝赵抟此时也正在为永宁郡地龙翻身的事情头疼。</p>
登基至今,虽然赵抟励精图治。</p>
不过由于国家积弊甚多,再加上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导致推诿扯皮的事情有很多。</p>
如今就连赈灾这么大的事情,都能因为钦差的人选吵嚷半天。</p>
如果不是因为户部尚书韩致远是赵抟的铁杆心腹,估计问题到现在都不一定能够解决。</p>
“启禀陛下,户部尚书韩致远求见。”</p>
御案前,赵抟正凝眉盘算着能调配多少粮食前去赈灾。</p>
听到小黄门通传后,眉头一展,便下令宣韩致远进殿。</p>
“陛下,此次临江县的粮食危机,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了。”</p>
韩致远刚刚踏入御书房的大门,便风风火火的朝着赵峥报喜道。</p>
赵峥闻言,心中不由就是一阵疑惑。</p>
只见他把手中的御笔一搁,便抬头朝着韩致远询问道:</p>
“爱卿可是想到了什么良策?”</p>
韩致远朝着赵峥行了一礼,然后才语气激动的答道:</p>
“微臣并无应对之策,不过微臣的小师弟,却已经想到了解决临江县缺粮的办法。”</p>
赵抟听了韩致远的话后,刚刚舒展开的眉头不由又皱了起来。</p>
“小师弟?”</p>
“莫非庄爱卿又新收了弟子?”</p>
“他有何办法解决临江县的粮食危局,你快说与朕听听。”</p>
“陛下,老师并未新收弟子。”</p>
“想出解决办法的,就是老师上次新收的那个叫做云逸的小子。”</p>
韩致远见赵抟误会,连忙出言解释了一句。</p>
“云逸?”</p>
“那个提炼出精盐的小子?”</p>
“他不是一个连童生试都没有考过的白身吗?”</p>
听到韩致远说是云逸想出的解决办法,赵抟的心情瞬间就低落到了谷底。</p>
一个连童生试都没有考过的穷书生,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p>
韩致远说完,见赵抟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连忙把韩青韵写的书信递到了赵峥面前。</p>
“陛下,这是小女刚刚派人送来的信件,上面详细介绍了云逸的解决办法,还请陛下过目。”</p>
赵抟先是疑惑的看了韩致远一眼,见他言辞恳切,当下不由疑惑的接过了信件。</p>
由官府哄抬粮价?</p>
赵抟乍一看到这个办法,胸中的怒意瞬间直冲脑门儿。</p>
本来大灾之后粮食的供给就有问题。</p>
如果再由官府哄抬粮价,那岂不是要彻底断了百姓的生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