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能提升一倍的耕作效率,大周王朝的粮食产量必定会随之增长。</p>
届时不但天下百姓可以丰衣足食,就连岌岌可危的国库,相信也能很快充盈起来。</p>
若是真能提升一倍的耕作效率,不但大周王朝会迎来中兴之治。</p>
就连自己等人,也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可是提升一倍的耕作效率,哪里有这么容易。</p>
一时间,君臣二人相顾无言,脸上皆是苦笑。</p>
“启禀陛下,临江县有六百里加急送到。”</p>
正在君臣二人相顾无言的时候,御书房之外突然传来了小黄门的通报。</p>
“快拿给朕看!”</p>
乍一听到六百里加急,君臣二人全都吓了一跳。</p>
莫非临江县的灾民发生了动乱不成?</p>
见皇帝如此着急,报信的小黄门哪敢犹豫。</p>
临江县的奏报,很快便送到了赵抟的手中。</p>
赵抟拿起奏报,先是检查了一遍火漆。</p>
见没有问题后,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p>
“臣刘庚年为陛下贺,为大周贺……”</p>
看到奏报的第一句,赵抟提着的心不由放下不少。</p>
只要不是灾民生乱就好。</p>
不过紧接着,他便对刘庚年生出了不满。</p>
仅仅只是为了报喜,就动用六百里加急,这刘庚年实在太不像话了。</p>
可是当他看到奏报后面的内容时,直接就震惊的从御座之上站了起来。</p>
“陛下,莫非临江县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p>
见赵抟如此反应,韩致远心中不由也是一惊。</p>
若是因为云逸的办法,导致临江县的灾民发生了动乱。</p>
那这件事情可就真的麻烦了。</p>
正当韩致远惴惴不安时,赵抟却哈哈大笑起来。</p>
“这云逸,当真是朕的福星!”</p>
“能得此子相助,实乃大周之幸也!”</p>
福星?</p>
大周之幸?</p>
莫非不是临江县发生了动乱?</p>
转念一想,韩致远瞬间想到了一种可能。</p>
“陛……陛下,莫非云逸真能提升一倍的耕作效率不成?”</p>
正在抚须大笑的赵抟闻言,直接把手中的奏报递到了韩致远面前。</p>
“刘庚年已经对筒车和曲辕犁进行了测试,结果确实如云逸所言。”</p>
韩致远闻言,也顾不得什么仪态,直接一把接过奏报看了起来。</p>
良久之后,他这才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语道:</p>
“陛下,微臣……微臣不是在做梦吧?”</p>
赵抟此时已经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p>
他见韩致远如此失态,当即不由抚须笑道:</p>
“除非他刘庚年不怕朕诛他九族,否则他是断然不敢在这件事情上面欺瞒于朕的。”</p>
“如今筒车和曲辕犁的图纸已经送达,只需命人打造出来一试便知。”</p>
听到赵抟如此说,韩致远不由也是恍然。</p>
想来就算给那刘庚年十个脑袋,他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面造假。</p>
赵抟又拿着奏疏端详了一阵,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转头望向韩致远询问道:</p>
“如此看来,这刘庚年倒也是个人才。”</p>
“你之前上奏的那件事情,如今调查的怎么样了?”</p>
韩致远本来还在思考筒车和曲辕犁的事情,突然被赵抟问起,先是微微一愣,这才躬身答道:</p>
“回禀陛下,那件事情青韵一直在暗中调查,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p>
“不过有四皇子在临江县坐镇,相信很快就能查出蛛丝马迹来。”</p>
赵抟的心情原本不错,可是当他听到赵峥时,眉头不由就皱了起来。</p>
“峥儿那小子根本就指望不上。”</p>
“当初如果不是青韵主动请缨前往临江县,那小子估计现在还在宫里斗鸡遛狗呢!”</p>
韩致远本想拍一下皇帝的马屁,如今见赵抟如此说,也只得讪讪的躬下了身子。</p>
“告诉青韵,如果实在找不出证据,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p>
“如今临江县在他的治下,倒也算是安稳承平。”</p>
“就算再换个人当这个县令,就能保证不会贪腐吗?”</p>
“若是一个尸位素餐之辈坐到县令的位子,恐怕危害只会更大吧!”</p>
赵抟放下奏报,不由用手揉起了额头。</p>
“臣,遵旨。”</p>
韩致远闻言,不敢有半分置喙,当下便直接下跪领旨。</p>
“对了,这个云逸不错,你先替朕考察一番。”</p>
“如果没有问题,再报于朕知晓。”</p>
“如今这京城一潭死水,也是到了该整顿一下的时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