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曾说,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如果萧家能够傍上这样的人,以后定能更上一层楼。”</p>
……</p>
以前萧然对这些话有些不以为然,现在突然有些理解。</p>
此时萧然有些颓败。</p>
原本仗着萧家的底蕴,萧然根本不把杨帆放在眼里。</p>
认为杨帆这个大都督不过是凭运气、靠女人才上位的。</p>
现在看来,是他自己眼拙了。</p>
杨帆如此获取民心的做派,简直就是断了世家的根啊!</p>
若没有这些底层百姓的支持,再雄厚的世家也是无根浮萍。</p>
一股危机感不由从心里升起。</p>
萧然顾不得这么多,再也没有留在华亭县的心思,他得把这个消息和想法告知家族里的族老。</p>
如果再用以前高高在上,亦或者冷眼旁观的态度去对待杨帆,那么距萧家的败落也就不远了。</p>
……</p>
黄万喜等人被砍头示众,也让一众世家子弟惶惶不安终日,甚至很多喜欢惹事的世家子弟直接被禁足。</p>
对于各方的反应,杨帆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最主要的是多抽时间陪同自己的女人。</p>
毕竟,孕妇是容易产生焦虑症的。</p>
更何况,如今华亭县的建设已经逐渐步入了正轨。</p>
只要按部就班,一定能够打造成为一座堪比长安的新兴城市。</p>
虽然华亭县可能比长安差了些底蕴,但绝对后劲十足。</p>
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各种资源优势,华亭县的发展前景都远远大于长安。</p>
等到以后以华亭县为中心,连接江宁(后世的南京)、扬州……</p>
那么,一个新兴的长江三角经济带雏形就已经形成。</p>
按照杨帆的设想,江南地区依靠商业、工业崛起。</p>
依靠商人带动经济繁荣,并非华夏千古传承的农耕。</p>
正当杨帆在府邸花园陪同自己女人游玩的时候,席君买走了进来。</p>
“公爷,权长史求见。”</p>
杨帆让几名侍女带几女先行游玩,这才开口说道:“把他带到书房来。”</p>
很快,权万纪便在席君买带领下来到了书房。</p>
虽然权万纪是长史,但杨帆的书房他还是第一次来。</p>
毕竟,平时杨帆办公的时候都在大都督府办公区。</p>
行礼之后,权万纪抬头看到房间内一排排书籍,也是微微出神。</p>
他真没想到杨帆的书房里居然收藏了这么多的书。</p>
不过,一想到杨帆的才华以及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有这么多书也就不奇怪了。</p>
虽然权万纪很想看看杨帆书房内到底是什么书籍,但却不好开口,一时间楞了神。</p>
见到权万纪一进来,眼睛就直愣愣的盯着自己的书架,杨帆不由笑了笑。</p>
古代文人爱书,这种心如猫抓在心里绝对不是后世的学者专家教授能够理解的。</p>
对于自己的藏书,杨帆还是很有自信的。</p>
自从发明了印刷术,杨帆几乎把所有能够找到的书籍都拓印了一遍,还有很多还没有摆上来呢!</p>
不过,现在可不是探讨藏书的时候,于是杨帆笑着说道:“权长史,这里的藏书以后你可以随时过来借阅,咱们还是说正事吧,你此来不知所为何事?”</p>
杨帆很满意权长权见到这些书之后的反应。</p>
因为这种人很纯粹,也更能让杨帆放心使用。</p>
感觉到杨帆的语气中的调侃,权万纪苦笑着道:“看到大都督这么多的书,属下倒是想前来借阅,可惜我没有分身术呀。”</p>
“前些时候大都督让属下根据大唐律制定符合江南民风民俗的法律法规,即使有大都督的建议和初稿,但现在也都没有完善呢!”</p>
“更主要的是,属下考察了华亭县所有的官员,根本没有合适的官员能够胜任和执行这项工作,属下难呀,所以前来向大都督求助,请您帮忙解决。”</p>
听到权万纪居然向自己讨要人才,杨帆一阵头大。</p>
虽然决定要完善江南的地方法律法规,杨帆还真想不出有谁能够胜任。</p>
狄仁杰虽然脑筋转的很快,但却不适合这项工作,毕竟年纪小,镇不住场子。</p>
况且,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一个严谨且不怕得罪人的人才才能够胜任。</p>
如今大唐没有完善的培训机制,这样的人才太少了。</p>
想到这儿,杨帆双手一摊,无奈道:“本都督也一直在华亭县这一亩三分地,想要找这样的人才,某也没办法呀,要不,你们克服克服困难……”</p>
看到杨帆又想当甩手掌柜,权万纪急了。</p>
若是其他的人才,倒也可以提拔一些人将就用。</p>
可权万纪很清楚杨帆对于江南法规的重视程度,只能再次说道:“我们倒是想克服,法律法规能否得到彻底落实是件严肃的事,属下总不能随便找一个人吧?”</p>
“若真如此,这是对江南的不负责,是对江南百姓的不负责,更愧对大都督的信任,要不……大都督请奏陛下,向朝廷讨要一些人才?”</p>
听到权万纪的建议,杨帆陷入了两难。</p>
如果向李二陛下要人,绝对是能够要到的,但谁知道能不能够接受自己的思想?</p>
一旦李二派来一个老古董,思想固化,反而会阻碍自己在江南的规划。</p>
一时间,杨帆沉默了。</p>
最后,杨帆还是决定再等等,如果真没有合适的人才,再请奏。</p>
“咳咳,权长史啊,此事不急,你们先把法律法规完善了再说,至于人才,咱们再一起想办法,咱们的招贤馆不是还是开着的吗?你去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才。”</p>
听到这话,权万纪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劝道:“此事事关重大,关系着江南地区的平稳发展,要不大都督抽个时间去招贤馆看看,亦或者从官员中选拔也行,哎呀,属下还有事,就先告退了。”</p>
说完,权万纪匆忙告退。</p>
对于杨帆的信任,权万纪很是感动。</p>
但这个职位实在太重要了,权万纪不能没有自知之明。</p>
今天之所以前来,也是想把选择权交给杨帆。</p>
看着逃也似的权万纪,杨帆不由笑骂道:“真是老滑头!”</p>
杨帆当然理解权万纪这是在避闲。</p>
负责地方法规的实施,完善和执行……</p>
这个职位的官员相当于后世公安、法院的一把手领导,权万纪很清楚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所以才特意让杨帆自己选人。</p>
要知道,华亭县人才即使再稀缺,还是能够找人上去顶一顶的。</p>
不过,谁是最合适人选还真让杨帆有些头疼。</p>
如今华亭县属于大发展时期,各项法律法规要随着建设推进而有所改变。</p>
那么,这个人既要有能力,又要能跟上自己的思维。</p>
真是难啊!</p>
杨帆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从长安多坑一些人才过来了。</p>
思考了半天,杨帆也没有个头绪,只能暂且放下。</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