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字:
关灯 护眼
耽美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三十章 滑头和双宿……【6000字】

第三百三十章 滑头和双宿……【6000字】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三十章滑头和双宿……【6000字】“董子大兴儒学,让大汉‘独尊儒术’的时候,也还没有程朱。”</p>

冯一博说的董子就是汉代公羊学派的董仲舒。</p>

没有公羊学派,或者说,没有董仲舒,就没有儒家今日的地位。</p>

这是每一个儒家弟子都无法否认的!</p>

在此之前的秦朝,是以法家为主。</p>

韩非子和李斯都算是荀子门徒,但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p>

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才是儒家真正入世的开始。</p>

“我只是认为之前的学说有可取之处,若这就是离经叛道,那程朱在公羊之后著书立说,是不是更离经叛道?”</p>

冯一博随口用了个“偷换概念”的话术。</p>

因为程朱两人严格来说都算是孟子门人,而公羊学派是另辟蹊径。</p>

所以二者并无直接的传承关系,程朱自然谈不上什么离经叛道。</p>

何况,读书人若敢诋毁程朱,就不是离经叛道的问题了。</p>

简直是大逆不道!</p>

好在冯一博并未继续深入,而是微微一笑,又大言不惭的道:</p>

“有的时候我就在想,若程朱用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公羊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非两全其美?”</p>

这话一出,张松越眉头锁得很紧。</p>

显然他是觉得,冯一博要搞学派之争。</p>

而一旁的刘正闻言,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p>

似乎是在思考,这两套理论剥离并行的可行性。</p>

其实冯一博当然没想过,真的在这个时代否定程朱理学。</p>

程朱理学好歹也是儒家思想体系化的巅峰。</p>

何况在他看来,再好的思想也架不住有人断章取义。</p>

没必要因为后人不孝,就否定前人的所有。</p>

程朱理学若是作为道德标准,用来正心诚意还是不错的。</p>

而公羊学派的攻击性强,这个时代治国平天下,正需要一点冲劲儿!</p>

中原王朝在整个世界领先千年。</p>

可这个时候若还不争,就像原来的世界一样,说不定就很快被人赶上了。</p>

冯一博既然来了,自然想过改变这一点。</p>

而在这个时代,想要改变的前提,就是要先找到一个理论依据。</p>

见两人神色,冯一博还问道:</p>

“老师觉得这样兼容并蓄,算是离经叛道吗?说不定,这才更贴近圣人本意呢?”</p>

在这个时代,寻找理论依据的最好办法。</p>

就是在儒家各派的经典中寻找。</p>

但公羊学派只是其中之一,冯一博也并不是要学董仲舒。</p>

他才不管什么学派!</p>

不管程朱还是公羊,符合他的想法部分都是好学说。</p>

张松越和刘正都是饱学之士,一个理学大家,一个科举状元。</p>

对于圣人之言都有很深的理解。</p>

正如冯一博所言,各学派都在用自己的思想解读圣人本意。</p>

而真正的圣人之意,却已经无从得知。</p>

就如他刚刚所言,被很多读书人奉为圭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其实和“格物致知”同出《大学》。</p>

而且,还是同一篇中的同一段。</p>

原文就不赘述,而按照顺序则是:</p>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这一套理论,本来就是递进关系。</p>

然而在传承过程中,却被各种断章取义。</p>

理学传承至今,核心之一就剩“格物致知”四个字。</p>

就连诚意、正心都快忘干净了。</p>

更别说后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张松越眉头紧锁,忍不住确认道:</p>

“学派之争结束千年,如今程朱之学根深蒂固,你真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再兴学派之争吗?”</p>

他一心求稳,并不认可激进的公羊学派。</p>

冯一博的话虽然不无道理,也多多少少让他有些触动。</p>

但即使如此,张松越也并不看好这事。</p>

当然,他也知道冯一博没有搞学派之争的根基。</p>

这样的学派之争,说起来就和党争差不多。</p>

不是你提出来方略就有人认可的。</p>

首先,你要先成为儒学大家。</p>

起码也要著书立说,将你的思想传播开。</p>

其次,最好还有官方支持。</p>

自从程朱理学出来,就被各朝奉为正统。</p>

就连科举都以此为标准,你让学子不认理学还能认谁?</p>

真学了公羊科举都过不了。</p>

“老师言重了,我哪有什么资格兴学派之争,最多算是我自己对如今儒门的一点担忧罢了。”</p>

别看冯一博说的激进,但以他的资历,还不足以在大魏搞学派之争。</p>

一个小小探花和儒学大家的差距,比礼部右侍郎和内阁首辅的差距,还要大得多。</p>

但说为儒家担忧,就没人能阻止了。</p>

他说心忧儒门,想要寻找出路。</p>

这可以算是每个儒门弟子应尽的义务。</p>

既然大家都是出自孔门,根基都是四书五经。</p>

学派之间争夺的也不过是释经权,各自都说自己的学说,才是孔夫子的本意。</p>

那我参考一下总没问题吧?</p>

而兼容几派的,其实也不是没有。</p>

比如程朱理学,公认的就是子思和孟子两派并存。</p>

冯一博的意思就是,我只是在探索儒家思想路上,参考了一下别派。</p>

你总不能因此就否定其他学派,更不能说我离经叛道吧?</p>

张松越闻言,目光微微缩了缩,道:</p>

“但愿这只是你的所思所想。”</p>

刚刚他因刘正被煽动而动了真怒。</p>

此时却又觉得,冯一博在这来回拉扯,像是在故意激怒他。</p>

但他偏偏又说得有礼有节,不像是现场发挥。</p>

毕竟冯一博很年轻,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将来必定不是池中之物。</p>

自己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刘正,如今在冯一博面前根本不够看。</p>

若他真存了这个心思,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说不定就是一场席卷大魏读书人的风暴。</p>

但对方说话总是留半句,似乎又只是在随口抱怨。</p>

这让张松越一时也搞不清对方的真假了。</p>

冯一博闻言,还不紧不慢的道:</p>

“不是老师让我随便说说,我就随便说了,老师勿怪,更别往心里去。”</p>

说到关键之处,冯一博就又开始往回收。</p>

随口还倒打一耙,让张松越不由微微愣了一下。</p>

他的确让冯一博随便说说,可不是让他搞学派之争啊?</p>

这时张松越也想起,今日要说的是利益划分。</p>

可他一张口,还是忍不住先道:</p>

“你到底学的是程朱,不要对程朱心存偏见,圣人微言大义不假,但不是谁都能随便解读的,朱子的注释就够研究一辈子了。”</p>

张松越本身就是理学大家,不然也不会成为帝师。</p>

研究一辈子理学的人,哪能容忍小辈在他面前说程朱的不是?</p>

若非身份所限,还有场合不对。</p>

张松越甚至想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竖子。</p>

忠告了两句,他就想继续谈条款的事。</p>

可冯一博闻言,顿时连连摇头,叹道:</p>

“老师您可错怪我了!”</p>

他一脸委屈的看着张松越,解释道:</p>

“我对程朱没有偏见,只是对现在学程朱的人有偏见,因此才想借其他学派,将现在读书人都拉回正轨。”</p>

“哦?”</p>

明明感觉到对方又开始东拉西扯。</p>

可这番话让张松越这个“学程朱”的人,还是不由来了些兴趣。</p>

“我举个例子老师就明白我的意思了。”</p>

冯一博见他好奇,心中微微得意,但表面上依旧一脸的担忧,继续道:</p>

“《周礼》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六艺人人都知道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射、御’更是大艺。”</p>

张松越闻言微微皱眉,有些不明所以。</p>

先是《大学》,又是《周礼》。</p>

二者倒是有点关系,都是出自三礼。</p>

可他左右横跳,到底想要说什么?</p>

而一旁刘正闻言,却又若有所思的模样。</p>

这番话显然触动了他平日的一些想法。</p>

若是朝中多些君子,他也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牵制,导致什么都做不成。</p>

冯一博观察着两人的神情,继续道:</p>

“那老师可知,如今学子除了大艺中的礼,还有小艺中的书勉强过关,其余还会什么?”</p>

张松越这才知道他在说什么,却又不明白他要说什么。</p>

而刘正闻言,则是想到了什么。</p>

一时眉头紧锁,却没有一个答案。</p>

好在,冯一博也不等两人有什么回应,就自问自答的道:</p>

“他们还会琴、棋、画,对了,还有嫖,所以现在的六艺真的是与时俱进,是不是该改成‘礼、嫖、琴、棋、书、画’?”</p>

这话说的实在是太难听了,几乎把如今的读书人骂了个遍!</p>

说来,琴倒还能勉强可算是乐的一种。</p>

可“射、御、数”这三艺,现在的读书人几乎已经彻底放下。</p>

别说射箭,就是算是射到墙上,很多肩不能担的读书人都有些乏力。</p>

也别说驾车,就是骑马都没几个人会。</p>

出门好似大姑娘一样,坐轿的倒是越来越多。</p>

为何这个年代会有娈童风气?</p>

还不是一群男人比女人文弱,女人还像女人?</p>

真正的基因问题,终究是极少数。</p>

大多就是受到环境影响的心理因素造成的。</p>

而这个环境,有一部分就是社会舆论导向。</p>

可这个时代的舆论,不就在读书人手中吗?</p>

至于数学,除了个别有闲的作为爱好,会钻研一二。</p>

也只有管账的能会一点皮毛。</p>

当今读书人,真是应了“一心只读圣贤书”。</p>

可惜,他们对圣贤的理解太狭隘。</p>

只认文圣一个,还只研究一个程朱学派。</p>

圣人传下的君子六艺都断绝了一半。</p>

这番话说得已经很过分,可冯一博还觉得不够,又火上浇油的道:</p>

“这个顺序可能还不对,礼和书可能都应该排在最后。”</p>

言外之意,就是:嫖、琴、棋、画、礼、书。</p>

真把嫖放在“君子六艺”中,还放在榜首。</p>

孔子的棺材板可能都压不住了。</p>

张松越听了心头火起,顿时皱眉质问道:</p>

推荐阅读: 我的微信连三界 库洛牌的魔法使 新白蛇问仙 官梯(完整版) 从大学教师开始 至强龙尊 熢火之下 快穿之肉文系统(h) 盛唐女帝 重生足球之巅